
养生警惕:10个坏习惯危害足部健康
人们最容易忽视脚部的保健,其实脚部每天是人体承受压力最多的地方,亦是最疲劳的部位,保护足部健康尤其重要。以下10种状况,很可能会影响脚部健康。
1、体重超标:脚部受力约为体重的120%。美国芝加哥大学足病专家巴特盖斯特沃思博士表示,肥胖会改变脚部承受压力的方式,容易导致足底筋膜炎和脚跟疼痛,也会加重槌状趾和拇囊炎。
2、糖尿病:由于脚距离心脏最远,因而最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良和感觉丧失,这两种并发症都会导致伤口愈合不理想和截肢危险。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该去医院检查双脚。此外,鞋子一定要舒适,避免脚部擦伤和挤压。
3、血液循环不良:美国足部医学协会会长陶布曼博士表示,由腿部动脉狭窄所导致的周围血管病变会使脚部疾病几率大增。另外吸烟也会导致血液循环不良。
4、父母有脚痛问题:脚病也会遗传,所以应多关注一下父母的足部健康。
5、扁平足或高弓足:扁平足会导致肌肉和肌腱拉伸力量削弱,引发跟腱炎和关节炎。高弓足会导致脚部动作僵硬,削弱减震作用,增加膝盖和背部压力。前者可用矫正鞋或矫形术治疗;后者应选择宽松软底鞋,以减轻脚部缓冲力
6、鞋子不合脚:美国足部医学协会调查发现,超过34%的男性没留意自己的鞋子号码是否应改变一下了;20%的女性每周都会让鞋子弄伤脚;8%的人因鞋子不合脚苦不堪言。其实,随着年龄增加,人的脚会变得更宽更长,买鞋前最好多试几次。
7、常穿高跟鞋:专家表示,常穿高跟鞋使脚受力集中于脚跟和前脚掌,会导致槌状趾、神经瘤、拇囊炎和趾甲问题。因此,多数情况下,鞋跟高度最好不超过2.5英寸(约6.35厘米)。
8、双脚不见阳光: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合真菌繁衍,因此,应该常让你的脚晒晒太阳,回家及时脱掉袜子,让脚见光跑汗。平时最好选择吸湿排汗的袜子。
9、不看脚病医生:身体其他部位生病,大家都会去看医生,但脚生了病却很少有人特别重视。其实,及时治疗、采用药物鞋垫或脚部矫正可以尽快缓解病情。
10、走路太少:多走路能够锻炼脚部肌肉,是保护双脚的最好方式。
中医经络学认为,脚上汇聚着人体五脏六腑相应的穴位;现代科学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脚掌上有着与大脑相连的无数神经末梢,是保健的“特区”。下面,教你10脚部养生保健、防治疾病妙招。
1.浴足放病
养生浴足与通常的洗脚相似,但不尽相同。开始时水不宜过多,浸过脚趾即可,水温在40℃左右。浸泡一会儿后,再逐渐加热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保持在60℃左右。
同时两脚不停地活动或相互搓动,以促进水流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以身上感到微热为宜。若用冷热水交替浴足,还可收到防治头痛、失眠、心绞痛、鼻炎、支气管炎、足扭痛等效果。
2.晒脚强体
早晨或傍晚脱掉鞋袜,将两脚心朝向太阳晒20~30分钟,医生称之为“脚心日光浴”。此法的妙处在于让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脚心,促进全身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提升内脏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此法对佝偻病、鼻炎、贫血、低血压等疾病有较好疗效。
3.摩脚美颜
研究表明,利用足反射的全足按摩美容法,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及局部器官、组织、细胞的自动调节,使机体内环境达到平衡,收到一定的美颜效果。
具体做法是每次先将全足按摩3~5遍,再有针对性地按摩,如痤疮多按摩足外侧的卵巢(睾丸)反射区;黄褐斑可按摩右侧足底的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生殖腺等反射区;湿疹则按摩足背部的面部、胸部淋巴腺等反射区。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30~40分钟。
4.赤脚健美
在家中脱掉鞋袜赤脚行走,至少可获得以下好处:
一是可锻炼脚心不着地的“部分”,而这部分又是人体平衡的重要支撑点,如果人体平衡功能不强,机体各部位负担不一,就会导致健康质量下降;
二是打赤脚可使5个脚趾保持一定间隔自由运动,而不是像穿上鞋袜那样紧紧贴在一起。正是因为脚趾之间协调的动作,人的行走姿势才健美、自然,故赤脚锻炼不仅强身,而且健美形体。
5.动趾健胃
日本医学家研究发现,经常活动脚趾可健胃。经络理论认为,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故脚的二三趾粗壮有弹性。
另外,胃肠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练习用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6.捶脚健身
用一根棒槌轻轻捶击脚心,每次50~100下,使之产生酸、麻、热、胀的感觉,左右脚各做一遍。通过捶击刺激脚底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可收到健身防病之效。
7.晃脚解乏
取仰卧位,两脚抬起悬空,然后摇晃两脚,最后像蹬自行车那样有节奏地转动,每次做5~6分钟。此法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解除疲乏感。
8.搓脚舒筋
坐在椅子上,脱掉鞋,把一个网球大小的球状物放在脚下、顶在脚心,来回滚动一两分钟,这样能够帮助防止足弓抽筋或者过度疲劳
9.暖脚防病
“寒从足起”,冬天要特别注意。脚掌远离心脏,血流供应少,但其表面与上呼吸道尤其鼻黏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所以忽视腿脚的保暖易伤风感冒,耐寒力差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
10.修脚去病
趾甲只要略微与甲床脱离,该部位就可能受到真菌感染,解决办法就是勤剪趾甲,以免趾甲意外断裂。
另外,趾甲尖向内弯曲生长并戳到肉里,通常是由于剪趾甲不当造成的,所以剪趾甲不要留下一个尖,而且两个边角处不要剪得太短,否则趾甲就会穿破皮肤而向肉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