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家园 > 运动> 时刻健身 > 其他健身 >正文

适量运动可以防治慢性病

2011/4/14  来源: 健康家园 【字号 】【评论】【打印】【关闭

      长期进行适度、有规律的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增强体力,改善糖、脂代谢,控制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从而防治高血脂、肥胖、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运动是防治高血脂、肥胖症的重要方法。此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就是吃的太多太好,运动太少,再加上遗传缺陷而患病。肥胖的预防比治疗意义更大,而且儿童期肥胖的预防比成年期更为重要。长期、有规律的健身运动,对血脂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适当强度和运动量的持久锻炼,运动能够改善血脂构成,促进机体的脂肪代谢,提高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脂质的运转、分解和排泄,能减轻高脂血症,肥胖症。运动减肥的原理就在于身体的消耗量大于补充量。
       运动可防治高血压。运动可调整和提高大脑皮层的功能,加强对皮层下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经常进行医疗体育,可进一步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而迷走神经兴奋可引起外围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高血压患者对体力活动的反应较一般人为剧烈,即心率和血压升高比较明显。医疗体育可改善机体的异常反应性,从而使对体力活动的反应减少。有节律的医疗体育还可反射性缓解动脉的痉挛,使血压得以进一步降低。
        运动能够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坚持有氧代谢运动,可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它能把沉积在血管壁上胆固醇转运出去,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软化血管。运动中有力而加快的呼吸,使肺吸入更多的氧气供心脏及心血管利用,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冠状动脉和心肌病变的恢复。冠心病人坚持有氧代谢运动,可提高心脏的应变力,减少心源性猝死的机会。科学合理的作法是从小运动量开始,遵循缓慢柔和的原则,逐步增加运动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征得医生的同意后方可实施运动计划。
        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运动不仅提高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敏感度,还能加强脂肪和糖的代谢,增加葡萄糖转运体的数量,增加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使肝脏和肌肉摄取葡萄糖量增加,使肝、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度升高、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增加,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起到治疗作用。运动对糖尿病的保护作用对糖尿病中的肥胖人群表现更强。运动对糖尿病的预防作用优于治疗作用,目前公认运动锻炼是糖尿病完整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措施。运动疗法既经济、又无副作用,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
        运动锻炼好处多多,可以增强体能与耐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疾病,延缓衰老、使人长寿。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请赶快参加运动锻炼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