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教育有碍身心健康
现在一些早教机构专门在认知能力上下工夫,尤其是认字,因为“很小就能认很多字”非常容易打动中国的家长。有些地方甚至自己制定了一些孩子智力发展的“参考指标”,指导家长遵循这种指标来培养孩子。但专如果家长根据这种未必科学的“指标”观察孩子的发展情况,往往容易发现孩子的不足和问题,从而产生让孩子进行早教的需要。但实际上很可能变成超前教育。
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与脑部结构发育密切相关,过早的训练违反身心发展规律,会造成不良后果。有幼儿园老师发现,班里认字能力超前的小朋友表现出了“不合群”、“口语交流能力滞后”等现象,专家认为这是由于对于孩子大脑的某些部分过度刺激导致。早教要有尺度,一味强调教育而忽视了孩子天性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把年龄不足三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其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
三岁前情感沟通重于智力培养
0~3岁的早教重点是养育孩子。三岁以前,对孩子最重要的并不是教育,而是让孩子得到充分的爱和安全感。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越来越早把孩子带到陌生环境,还常常觉得“是不是孩子胆子不够大”,却忽视了0~3岁宝宝对父母的情感依恋。0~3岁孩子需要和父母“捆绑”在一起,获得充分的安全感。面对陌生环境、陌生人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和早教比起来,让孩子与父母待在一起更为重要。
现在很多青少年表现出“情感冷漠”,其实和早年“爱的缺乏”有关。如果想让三岁以前孩子的大脑健康发育,就需要对其进行“爱的刺激”,家庭与朋友的关爱对孩子发育来说是最迫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