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一则关于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微博,引众网友纷纷表示“中枪”,而且很多人还中了多“枪”。不少网友表示要改掉坏习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1、晚上12点后睡觉。
2、不吃早餐。
3、每天对着电脑14小时以上。
4,手机24小时开机。
5、吸烟。
6、不做定期身体检查。
7、饮酒过量。
8、长时间呆在室内。
9、与人无良好沟通。
10、缺乏锻炼。
11、总是上夜班,日夜颠倒。
12、不卸妆睡觉。
13、临睡前吃的很饱。
14、过多抱怨。
慢性自杀标准 微言大义
@皇太后想起VlP:除了不卸妆睡觉,全中。
@陈梦兰 Watermel-on:还真有几条,谁让它已经是习惯了呢
@杰尐嘅一些事一些情:中了九个,看来快挂了。
@手机用户2926104437:我占了3条!怎么办?
@海边吹风133:震惊,我以为我很健康,但还是中了7条。你中几条?
@胡_雪娇:那我不是离死不远了啊,我都占了。
@小熊王妃:那我肯定会自杀成功了!
@浩浩浩子洞里没老鼠:估计现在的人差不多,都占了一半。
@秋日咖啡xm:我没有一条,看来我的生活还是很健康的!
@短杆golf:占了好几条,看样子要多注意下了。从吃早餐开始,从运动开始。要督促自己。
@晴天释然:警惕点。照顾好自己。
曾尐鱼:刚好一半。没死,残了
小单词:别按别人的价值标准活着,努力最求自己的生活。千万别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这无疑是在慢性自杀!
随风而走:还达不到欧洲的排放标准,尼玛,我现在喝的水安全不了,是不是慢性自杀哦??
koO:这机子不是人用的,发射功率什么的肯定严重不合标准,说白了,那就是个强辐射源,用那玩意儿等于慢性自杀
烯ceci:又是那个变态的外省男,普通话又不标准,说话又听不见,好像跟一个聋哑人说话,烦到要死!跟这种客户合作,跟慢性自杀一样!
李伊亮:这是双重标准的恶性竞争,欧美的咖啡、可乐都有一定毒性。可乐会造成男性不育,即通常说的杀精。咖啡则会过度消耗人体能量和精力,虽然短期内会减少困意,但长期饮用就等于慢性自杀。
戴叮叮:今天立马不乐观了,立顿袋泡茶都出问题了,含农药,那我到底喝了多少农药了。。原来我真的一直在慢性自杀。中国的企业良心都被狗吃了吗?中国的标准太宽泛。。国民已经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了。唉,国家尚且如此,小民何谈休养生息。
蒋丽:看到各类不符合标准食品的信息,我在想,每个人从出生就开始在接受一个比赛,那就是"慢性自杀",谁活的年岁越高就越是赢家
Ailsa:干干脆脆的按照标准办事,犹豫不决就是慢性自杀;做好该做的,继续向前;

无意识加班,上下班路上还在收发邮件,到了家里还要和客户、同事用微信、飞信等软件保持联络,这是如今很多白领的生活现状。近日,英国特需理疗师协会发布报告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在不知不觉中延长了使用者的工作时间,平均每人约两小时。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沪上白领的关注。对此,心理学专家提醒,下班后用智能手机等设备处理工作应当适度,切勿做“屏幕奴隶”。
碎片时间里也保持工作状态
日前,英国特需理疗师协会针对白领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情况,做了一项调查。协会调查了英国两千多位白领工作者,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因为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普及,不得不在上班时间之外继续处理工作, “无意识加班”时间平均达到2小时18分钟。
该协会警告称,智能手机等设备正将使用者变成 “屏幕奴隶”。超时工作的不良后果,除更易导致颈椎和背部疾病外,还在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压力,由此导致更多的生理和心理隐患。
这一消息经国内媒体转载后,在网络上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微博上,不少网友算起了自己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延长的工作时间。有网友评论道, “晕啊,这些电子设备在让我有效利用碎片时间的同时,也使我随时随地处在工作状态中。”
下班后继续用手机收发邮件
沪上白领是否因为使用智能手机,而易处于“无意识加班”的状态中?记者随机采访了两名白领。
在本市一家公关公司工作的朱小姐说,她的工作主要是与客户保持联络,在活动之前和各方确认信息。晚上六点下班以后,她依然会收到很多邮件,每收到一封,她的智能手机就会自动跳出提示。而她每看到一封,就会不由自主地做出回复。这样一来,即便在家里,她也一直在做大量收发邮件的工作。有时在吃晚饭时,也会做出“解锁、查看、锁屏”这一系列连贯动作。朱小姐坦言,“智能手机看似节约了我的时间,但其实把它带在身边,让我觉得很累。 ”
本市一家留学中介工作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向她咨询的人很多,除了睡觉时间外,她的手机上,QQ、微信一直保持在线,经常有学生和家长通过这些软件向她咨询,让她没有了上下班的明确界限。
专家提醒要克服“强迫倾向”
对于这一现象,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海燕教授表示,通常可以分三种情况来解读当下白领的 “屏幕奴隶”状态。
如果是因老板要求而不得已的一种生活状态,就涉及到 “隐性加班”问题。企业管理层对 “隐性加班”应予以重视,要意识到,员工在休息时间过多地工作,久而久之易产生职业倦怠,并且会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遇到这种情况,员工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与领导进行协商。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白领很有责任心,喜欢 “今日事今日毕”。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处理这类额外时间的工作时,应当注重自己的情绪。如果是带着一种烦躁、郁闷的情绪,就应当引起警觉。因为负面情绪长期存在,会导致职业倦怠。
对于有些白领 “明知邮件可以明天处理,但总是不由自主地当晚回复”,张海燕表示,这属于强迫倾向,长此以往,可能会心理失调,应及时调整心态,下班后尽量不要处理工作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