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孩子生病,家长总是心急如焚。此时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跟着感觉走,尽管也常听说药物滥用,也顾不得那么多,感觉哪个药可能有效,先给孩子治好病再说。其实,作为家长,再急也不能滥用药物,因为一旦出现药物毒副作用,对孩子的损伤往住比疾病本身更严重。好药网就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常见的几种给孩子滥用药物的做法。
1、滥用抗生素
多数家长对药学知识了解不多,孩子感胃发烧时,便盲目使用杭生素。抗生素不是万能药,滥用抗生素不仅培养了病菌的耐药性,使其效果越来越差,而且对肝、肾、听神经,甚至血液系统均可能有扣害。
2、滥用退热止痛药
儿童发烧时,由于家长缺乏医药常识,且急于减缓患儿病情,便随意使用退热止痛药或增加退烧药剂最,这样做很容易引起儿童虚脱,甚至休克。一般来讲,当小儿体温高于39℃时可使用退烧药,而体温在39℃以下时则不宜使用退烧药,应采用降低室内沮度,物理降温等方法。另外,退热止痛药的毒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常用的解热止痛药因含有非那西丁,易使小儿血红蛋自变为高铁血红蛋白,降低抗氧能力。另外,退热药应根据需要临时使用一次,服药后应让孩子多饮水以利于出汗退热。
3、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都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体内蓄积而中毒。如鱼肝油吃多了可引起发热、厌食、烦躁、肝与肾脏功能受损;水溶性维生素虽较安全,但也不可疏忽。如维生素C服用过多可诱发尿路结石、脆骨症等。
4、滋服补品
有些父母认为,服用补品越多越好,这样不但起不到促进孩子健康生长发育的目的,还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如孩子服用钙剂过多,造成孩子骨骼过早钙化,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儿童青少年时期只要保证合理的喂养和有规律的生活,根本不用服用补品。
5、滥用丙种球蛋白
有些家长为了预防孩子感冒,经常给孩子注射丙种球蛋白,这也是不科学的。“丙球“是以混合健康人血浆为原料制成的,合理安排食谱,从小坚持锻炼,按时进行预防接种,绝不能依靠“丙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