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部位查询
  • 按科室查询
  • 按关键字查询
急性乳腺炎
健康家园 > 疾病查询 > 急性乳腺炎
  • 部位→ 胸部
  • 科室妇科
  • 病因→ 急性乳腺炎的形成必须有三个条件:诊断致诊[详细]
  • 症状→ 1.患侧乳房疼痛,炎症部位(多位于乳房的[详细]
  • 检查→ 早期急性乳腺炎在开始时患者乳房胀满,疼痛[详细]
  • 并发症→ 急性乳腺炎并发症1.脓毒血症和菌血症病程[详细]
  • 简介
    急性

    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乳房炎症,常在短期内形成脓肿,多由金葡球菌或
    链球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 多见于产后2~6周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病菌一般从乳头破口或皲裂处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本病虽然有特效治疗,但发病后痛苦,乳腺组织破坏引起乳房变形,影响喂奶。因此,对本病的预防重于治疗。
病因
  急性乳腺炎的形成必须有三个条件:


诊断
  致

诊断病菌 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侵入途径有以下两种:
  a通过乳头皮肤的破损处入侵。初产妇在婴儿吮吸乳头时,常有不同程度的皲裂、糜烂或细小溃疡。给细菌入侵制造方便之门。细菌可经此入口沿淋巴管扩散道乳腺实质,形成感染病灶。
  b通过乳腺导管开口,上行到乳腺小叶,在扩散到乳房间质。
乳汁郁积
  时病因中的重要因素。乳头的内陷、急性,导管的先天性不通畅,产妇授乳经验不足,常不能使乳汁得以充分排空,以致乳汁郁积,为细菌的繁殖创造条件。
机体免疫力下降
  机体免疫力下降:产后机体全身及局部免疫力下降也为感染创造了条件,乳头部潮湿与温度的升高,更易造成细菌的感染,免疫力良好者,病变可以停留在轻度炎症或蜂窝织炎期,可以自行吸收。免疫力差者,易致感染扩散,形成脓肿,甚至脓毒血症。
症状
  1.患侧乳房疼痛,炎症部位(多位于乳房的外下象限)红肿、变硬、压痛,以后形成脓肿。脓肿常位于乳晕下、乳管内、乳腺内或乳腺后,深部脓肿波动不显着。
  2.局部红、肿、热痛,触及痛性硬块,脓肿形成后可有波动感。
  3.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常在数天内化脓。压痛。
  4.可有寒战、高热、倦怠及食欲不佳等症状。血白细胞增多。大多数有乳头损伤,皲裂或积乳病史。
  5.超声波检查有液平段,穿刺抽出脓液。
检查
  早期
  急性乳腺炎在开始时患者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更甚、乳汁分泌不畅,乳房肿块或有或无,皮肤微红或不红,或伴有全身不适,食欲欠佳,胸闷烦躁等。
  化脓期
  局部乳房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可伴高烧、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脉搏加快、同侧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高,常可在4-5日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跳痛,局部皮肤红肿透亮,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若为乳房深部脓肿,可出现全乳房肿胀,疼痛,高热,但局部皮肤红肿及波动不明显,有时一个乳房内可同时或先后存在数个脓腔。
  溃后期
  浅表的脓肿常可穿破皮肤,形成溃烂或乳汁自创口处溢出而形成乳漏。较深部的脓肿,可穿向乳房和胸大肌间的脂肪,形成乳房后位脓肿,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败血症。
并发症
急性乳腺炎并发症
  1.脓毒血症和菌血症 病程进入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阶段,病人可并发脓毒血症和菌血症。此时病人持续高热,面色潮红,谵妄。可出现转移性脓肿。
急性乳腺炎并发症
  2.乳房瘘管 脓肿形成期,脓肿可向内或向外破溃,形成皮肤破口和乳腺瘘管。如处理不当可形成长期不愈的脓瘘或乳瘘,临床可见从瘘管排出乳汁及脓液。
鉴别
  产后哺乳的女性如出现乳房胀痛以及局部红、肿、热、痛,并可扪及痛性肿块,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炎性毒性表现,不难作出诊断。
乳房内积乳脓肿
  乳房内积乳脓肿:可表现为局部疼痛与肿块,但常无局部的红、肿与搏动性疼痛,也无发热等全身表现,可资鉴别。
乳房皮肤丹毒
  乳房皮肤丹毒:比较少见,有皮肤的红、肿、热、痛,且有明确的边界。局部疼痛较轻,而全身毒血表现尤为明显。乳房实质内仍松软,无炎性肿块扪及,由此可以鉴别。 B超检查对乳房炎性肿块及脓肿形成的诊断很有价值,且具有定位作用。
  有波动的炎性肿块,用针刺获得脓性液体,即可明确诊断。
预防方法
  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是,乳汁不能外流,出现瘀积,使局部乳房组织活力降低,造成有利于细菌繁殖的条件。因此,从根本上说,乳汁瘀积和细菌感染是本病的两在原因,预防乳腺炎的主要措施是防止乳汁瘀积和细菌感染。
  1、防止乳头破裂。乳头破裂既容易乳汁瘀积,又有可能因伤口而发生细菌感染。
  (1)怀6个月以后,每天用毛巾蘸水擦洗乳头塞入小儿中,避免咬破;
  (2)不要让小儿养成含乳头睡眠的习惯;
  (3)哺乳后,用水洗净乳头,用细软的布衬在乳头衣服之间,避免擦伤。
  2、积极治疗乳头破裂,防止出现并发症。
  (1)轻度乳头破裂仍可哺乳,但在哺乳后局部涂敷10%复方安息香酸酊,或10%鱼肝油铋剂,下次浦乳前洗洗;
  (2)重度乳头破裂,哺乳时疼痛剧烈,可用乳头罩间接哺乳;或用吸奶器吸出后,用奶瓶哺食小儿;
  (3)对乳头上的痂皮,不要强行撕去可用植物油涂,待其变软,慢慢撕掉。
  (4)猪油适量,用微火化
  3、防止乳汁瘀积。
  (1)产后应尽早哺乳;
  (2)哺乳前热敷乳房以促进乳汁通畅。如果产妇感到乳房胀痛更要及时热敷,热敷后用手按捏乳房,提拔乳头;
  (3)婴儿吸吮能力不足或婴儿食量小而乳汁分泌多者,要用吸奶器吸尽乳汁;
  (4)注意清洗乳头,涤除乳腺管口积垢。
  4、保持乳房清洁,防止细菌感染。产前清洗乳房,去除乳头部粘垢;哺乳前要清洗乳头,尤其是乳头已有破裂者;避免对乳房的挤压,穿衣服要宽松。
  5、宜常作自我按摩。产妇要养成自我按摩乳房的习惯。方法:一手用热毛巾托住乳房,另一手放在乳房的上侧,以顺时针方向转向按摩。如果乳房感到胀痛,或者乳房上有肿块时,手法可以重一些。在自我按摩的同时,可稍用力挤压乳房,把乳汁从乳头挤出,反复几次后,乳腺管就通畅了。一般每天按摩1次,每次15-20分钟。
  6、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等。中医认为,急性乳腺炎是由于内有蕴热、热毒壅结而成。因此在饮食上要少吃热性食物,以免助火生疮。
  7、食物药预防。可以常吃些海带,海带有软坚散结作用,凉拌吃或炖鸡肉吃,可预防急性乳腺炎;有急性乳腺炎先期症状者,可用蒲公英30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方法
  1.早期注射休息,暂停患侧乳房哺乳,清洁乳头、乳晕,促进乳汁排泄(用吸乳器或吸吮),凡需切开引流者应终止哺乳。
  2.局部用25%硫酸镁湿热敷、理疗。
  3.早期可采用青霉素80万~100万U加1%~2%普鲁卡因10ml溶于等渗盐水10~20ml中,在肿块周围封闭注射。
  4.全身应用抗生素。为防治严重感染及败血症,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用抗生素,必要时静脉滴注抗生素。
  5.中药 清热解毒剂。
  6.脓肿已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切口一般以乳头、乳晕为中心呈放射形,乳晕下浅脓肿可沿乳晕做弧形切口,脓肿位于乳房后,应在乳房下部皮肤皱襞1~2厘米做弧形切口。
知名医院推荐
  • 北京协和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临床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临床医学研究所.......[详细]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北京肿瘤医院
  • ·广州市胸科医院
  • ·广西区妇幼保健院
知名医生推荐
  • ·项坤三 [糖尿病]
  • ·陈灏珠 [高血压]
  • ·胡盛寿 [先天性心脏病]
  • ·邱贵兴 [颈椎病]
  • ·张为远 [宫外孕]
  • ·彭芝兰 [宫颈癌]
  • ·郭应禄 [膀胱炎]
  • ·孙颖浩 [前列腺癌]
  • ·张金哲 [小儿急性阑尾炎]
  • ·毛   萌 [婴幼儿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