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位→ 头部
- 科室→ 精神病科,心理咨询
- 病因→ 一、遗传因素:Slater等(1977)[详细]
- 症状→ 一、症状特点:(1)对某种客体或情境引起[详细]
- 检查→ 病程虽长,但预后良好。一般经数年后可逐渐[详细]
- 并发症→ 神经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详细]
- 简介
恐怖症(phobia,phobic neurosis)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种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患者明知其反应不合理,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青年期与老年期发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见。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为77‰,中国各地调查患病率的平均值为2‰左右。
病因
一、遗传因素:Slater等(1977)报道患者的一级亲属中,20%的父母和10%的同胞患神经症,认为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也有人指出:至今尚无证据表明遗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二、性格特征: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含羞、依赖性强和内向。
三、精神因素: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
对特殊物体的恐怖可能与父母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及亲身经历(如被狗咬过而怕狗)等有关。心理动力学派认为恐怖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的焦虑的象征作用和取代作用的结果。条件反射和学习机理在本症发生中的作用是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症状
一、症状特点:
(1)对某种客体或情境引起强烈恐惧;
(2)恐惧时常伴有明显植物神经症状;
(3)病人明知这种恐惧不必要,但不能控制,仍极力回避,临床常见有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及单纯恐怖症三种。
二、发病年龄:
动物恐怖症常起源于童年;社交恐怖多起源于童年后期或青少年前期;广场恐怖则多在20~40岁发病。
三、病程:
主导三类恐怖症都有向慢性发展趋势。且病程越长,疗效越差。
检查
病程虽长,但预后良好。一般经数年后可逐渐好转或痊愈。
并发症
神经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鉴别
本病以回避对物体、情境或活动的恐惧为特征;患者明知这种恐怖不合理或是过分的,但又不能控制。临床表现特殊,因而诊断不难。需要鉴别的疾病有:
一、焦虑症。焦虑可无特殊的对象或对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某种意外的担心,但无明显的恐惧和回避行为。广场恐怖症可与惊恐发作同时存在;如果继发于对惊恐发作的担心,而不敢外出,则应诊断为惊恐发作伴发广场恐怖症。
二、强迫症。强迫症状源于患者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并非对外界事物的恐惧,常有强迫动作,而少有回避行为。
三、精神分裂症。可有短暂的恐怖症状,但有其他精神症状同时存在,可资鉴别。
预防方法
治疗方法
控制紧张、焦虑或惊恐发作,可选用丙咪嗪150~250mg/d或阿普性仑1.2~2.4mg/d,社交恐怖者在进入公共场所前一小时口服心得安20mg,有良好的镇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