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乙肝的过程中,“抗病毒”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多数患者认为乙肝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终身服药。这种错误的观念一方面影响了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让不少患者把抗病毒治疗视作“不归路”。肝病防治学组专家指出,抗病毒治疗不等于终身服药,中药同样可以抗病毒。目前各种抗病毒西药,尚难以撼动乙肝病毒,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如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均不能直接清除乙肝病毒,而须依赖机体的免疫系统。相对西药抗病毒来说,中药抗病毒具有安全,费用低,无耐药性等优点,例如按疗程服用世博金都药业生产的六味五灵片以后通过复查各项指标都达标,根据医嘱可以考虑减量服用或者部分转阴(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患者,在转阴一年后可以实现停药。
还有一些患者有决心和乙肝病毒打一场“持久战”。但对于这场战斗究竟要坚持多久,缺乏科学认识。专家说,“抗病毒治疗要有耐心,能够停药当然好,但前提是必须完成足够的疗程,达到预定的治疗目标。”《指南》要求,e抗原阳性病人实现“双达标”后要坚持治疗至少1年,并定期复查。至于e抗原阴性的病人,按照我国的指南和国际上大多数指南的建议,基本疗程应坚持两年半。依照目前治疗乙肝的水平,最易达到的目标是获得“铜牌”,即乙肝病毒DNA转阴,较难达到的目标是乙肝病毒e抗原消失、e抗体形成(获得银牌),极难达到的目标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获得金牌)。HBsAg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其最早在澳大利亚被发现,曾被称为“澳大利亚抗原”即“澳抗”。
此外,临床上有患者抱怨,为什么有的病友两年就治“好”了,而自己却没能按时停药。专家强调,HBsAg清除越早,患者预后越好。不同病人病情各异,治疗效果也不一样,停药时间不能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