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文献资料报道,糖尿病患者服有甲壳素后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为甲壳素防治糖尿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临床经验。那么,甲壳素是怎样发挥防治糖尿病的作用的呢?
甲壳质是一种带正电荷的植物性纤维,在胃酸及有关酶的作用于下,能溶解和吸附体内多余的糖分并排出体外。动物实验证明,甲壳质降低血糖和尿糖的作用,要比植物纤维显着得多。
甲壳素呈碱性,服用后能使体液PH值上升,改变酸性体质,增强细胞活性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实验证明,血液的PH值每下降0.1 ,胰岛素的活性便降低30%。故服用甲壳质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调节其机体的酸碱平衡。
甲壳素具有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能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通过其双向调节作用,使胰岛素分泌量趋向正常,以维持血糖的正常代谢。
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一般较难控制,而餐后持续高血糖往往会加重胰岛?细胞的负担,随着时间的延长便会损害其正常功能。服用甲壳质后,在胃酸的作用下可以将其溶解并呈明胶态,容积增加,延长胃中食物排空时间,并延缓与减少小肠对糖分的吸收,从而可以降低餐后高血糖,减轻胰岛素分泌的刺激和?细胸的负担,保护其恢复正常功能。
甲壳素的服用方法为:开始服用量每日1-2克,分两次于餐前20分钟口服,连服一周。倘若不发生重度调整反应(好转反应),可增加剂量至每日3-4克,分2-3次口服。甲壳质可加入不放糖的豆浆或牛奶中冲服,以利于溶液吸收,也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需要注意的是,甲壳质不是药品,而是纯天然的功能性保健食品,因此,糖尿病患者初期服用时不要把正在使用的降糖药全部停用,可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病情好转情况,逐渐减少降糖药的用量。此外,服用甲壳素后降糖效果温和而缓慢,部分病人服用后血糖、尿糖可能不会很快明显下降,甚至会比服用前稍有增高,这种情况可能为机体的一种调整反应。所以,患者不用担心,可以继续服用。
摘自:《健康报》2001年9月27日 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