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整合最大的难度在于是否能够把住质量关。”这是两院院士侯祥麟2004年对中石化润滑油品牌整合时开的药方。
当时,中石化润滑油公司进行品牌融合,将旗下5个品牌统一到“长城”,面临着原有不同品牌生产体系、各地分公司生产体系差异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总经理宋云昌至今对侯祥麟的提醒还记忆犹新,他说:
“侯老一语道破了品牌整合的关键,指明了质量和品牌之间的关系:没有质量就没有品质,没有品质更谈不上品牌。”
在品质的基础上树品牌成了中石化润滑油公司的质量观基础,借此搭建了各地分公司的标准规范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解决了品牌整合面临的难题,而且中石化润滑油公司一直在坚持这个质量观,成为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撼动的铁律。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已经成就了“航天品质”的业界美誉。
奠定基石:
传承航天品质质量观
中国“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曾经表示:“对待科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兢兢业业,如履薄冰。”航天事业是高风险性的行业,对科学家和工程师而言,最关键的就是必须秉着一丝不苟的精神,精益求精,尽120%的努力确保航天器的安全可靠性。
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力求百万无一失,这是中国航天人的精神,也是对各系统环节部件苛刻要求的质量要求,因为只有各个系统环环相扣,强化质量管理,避免工作上的漏洞,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作。
长城服务中国航天事业50多年,先后研发了四大类50多种航天润滑产品。航天人的“航天品质”质量观也融入了长城血脉,成为品牌不可或缺的基因。在进行航天科技民用化的过程中,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延续了航天人的精神和质量观,一丝不苟地做产品,力求百万而无一失,为其产品的高品质特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高档润滑油服务商。
如果飞机机翼上出现一毫米的隙缝而不加以弥补,那么在高空飞行状态下,一毫米的隙缝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飞机的坠毁。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总经理宋云昌认为,“品牌的基础是品质,长城润滑油绝对不容忍这种‘一毫米’现象的出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绝不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
构建体系:
塑造质量管理价值观
“决不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这已经成为中石化润滑油公司的企业精神,深入原料采购、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是长城润滑油高品质保障的基础。
远在2002年中石化润滑油公司成立之初,为了解决不同生产基地之间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性能稳定、一致的难题,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就开始实施了ISO/TS16949管理体系集团化认证,以此统一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工作流程,制定了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先后建立起公司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了统一的产品配方体系,实行统一的成品质量标准、原料和成品检验规范,确保了可靠稳定的产品质量,同时保证了12个生产基地的同类产品质量保持一致性。
2004年成功实现品牌整合之后,中石化润滑油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实验室的统一管理,实行合格证统一管理制度,于2007年启动了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在12家实验室搭建起质量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产品和主要原材料质量实时监控。而且每年都进行实验室数据比对,使所有试验室出具的数据都保持一致性和权威性。
中石化润滑油公司科技开发部副主任张连英表示:“数据不符合要求的,我们决不允许出厂,从源头上保证润滑油的质量。”
正是由于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建立了统一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抓起,实施严格的原材料准入制度,同时在研发和生产环节,追求让客户得到对产品各项性能指标需求的最大期望值,造就了长城中国认知度最高、品牌价值最大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策略升级:
确立量身定做竞争观
商场如战场,当前正处在一个风云变幻、充满激烈竞争的年代,企业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洞察市场动态演变,制定优秀的战略、策略,也需要依靠创新和进取立足市场,实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中石化润滑油公司严格苛刻的质量控制体系,不仅让其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也为其在满足客户“量身定做”方面提供了强大的帮助。近年来,中石化润滑油公司针对行业客户推出了“个性化服务”,推动科研重心前移,在新设备设计、投用前进行质量环境分析,加强前期质量策划,通过了解顾客的质量需求,提供适合的产品,进行全面、高品质的润滑服务。通过质量控制管理前移,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同时实施产品销售和服务向后转移的策略,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
不仅如此,中石化润滑油公司还积极推动质量体系向海外市场的延伸,在新加坡生产基地,从加强审核以及对基础油等的检验管理,到生产工艺、技术保障能力、质量管理情况、加工产品的技术、工艺执行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质量审核,建立了面向海外市场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模式,开发符合海外市场的产品,将“航天品质”的影响辐射到世界各地。
截至目前,中石化润滑油公司业务范围已经覆盖了东南亚、中东、大洋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服务于汽车、机械、电力、冶金、采矿、建筑、船运等行业。与此同时,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叩开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发力发达国家市场,剑指全球。在全球经济复苏尚不稳定的背景下,今年第一季度中石化润滑油产品出口量增幅达到101%。这是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国际化市场的突破,也是“航天品质”质量观的又一次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