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提供“舒服的服务”
在中关石景山园区,区长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每个来这里落户的企业负责人,“有问题,给我打电话”。
该园区内的华录公司负责人讲起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企业遇到协调难题,他们没有给区长打电话,而是以公司名义发了个函给园区,结果,第二天一早9点,协调会就开了。
在园区办公区域,办事窗口像银行大客户窗口一样的低柜台服务,办事者可以坐下来,与工作人员交谈。在这里的工商代理窗口,大学生办理免费、商标申请免费的优惠政策挂牌出示,办事人员一看就非常清晰。由于文化产业许多会涉及到知识产权,这里还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申请)咨询的指示牌。
“我们在这里享受着很舒服的政府服务。”北京环鼎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没有和这里的地方政府官员喝过一次酒、吃过一次饭。”该负责人还笑着说,“由于我们年年依法纳税,获得了信用A级证书,国税、地税从来不来查账,非常感谢!”
专门设银行扶持高科技
高科技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因此,钱从哪里来,是它们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2009年3月28日,北京银行响应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立首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特色支行——中关村海淀园支行,并全面推进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试点。
采访中,北京银行中关村海淀园支行副行长赵青介绍,截至2010年3月底,中关村海淀园支行累计发放贷款138户,180笔,贷款金额11.86亿元,且没有一笔不良贷款,其中75%的客户均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这家特色银行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总行对支行的考核就是看为多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了融资业务,专门整合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特色产品,既包括传统的担保贷款,也包括创新的知识产权质押、文化创意和信用贷款等。因此,中小企业在这里可以得到大企业的礼遇和重视。
中关村吸引人才百万
中关村的高素质从业人员过百万,它是怎么吸引人才的呢?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介绍,中关村正在打造“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凡获评科技创新人才、创业投资家和科技中介人才都将给予10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奖励。此外,高端领军人才如持有外籍护照的,可办理1至5年期相关签证和居留许可,还可申请办理《永久居留证》;科技创新人才可参加北京市社会保险、子女入托或中小学入学。
目前,有37名中关村人才被认定为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关村还将用2至3年时间,聚集3至5个由战略科学家领衔的研发团队,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研究所。